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探讨
http://www.xzbu.com/9/view-1730637.htm
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本科院校借鉴了基础教育的督导制达到改变学风的目的,建立了教学督导机构,其间,一些高职院校也随之开展了教学督导工作。但由于教学督导没有现存的模式,缺少可借鉴的国内和国外的经验,各校对督导工作的性质、地位理解又不尽相同,特别是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基础教育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加上高职院校的自身条件比较薄弱,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因此,如何健全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制度,真正使教学督导成为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健全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制度,笔者认为有三大主要任务:健全教学督导的基本制度、健全教学督导的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
一、健全教学督导的基本制度
健全教学督导的基本制度,主要是指要制定和完善《教学督导规程》。在教学督导的基本制度中,要明确规定教学督导的任务、职责、原则,教学督导机构、督导员的组成和职责等,笔者在这里重点探讨教学督导的职责和教学督导机构。
(一)教学督导的职责
教学督导工作涉及诸多方面,督什么、如何导,都要逐步规范,而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教学督导的职责。
督导,最基本的含义是监督、指导。教学督导的“督”具有督促、评价的职能;“导”具有引导、导向的职能。教学督导的职责可以概括为:“督教、督学、督管”。
1.督教。督教就是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督促、评价、引导、导向,督教的第一职责就是要针对教学工作中带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调研,及时向学院领导和教学决策机构提供信息、进行评价、提出建议。督教的第二职责是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评学、考试等教学环节进行监督、指导,以达到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督促教学各环节的管理、保证教学各项制度落实的目的。
2.督学。督学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促、评价、引导、导向,包括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实训、自学、学生评教、课外活动等。督学的任务就是要针对不良学风等问题,加强与学生沟通,提出建议和意见,督促、引导学生的学习。
3.督管。督管就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督促、评价、引导、导向,包括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学工作管理规范、教学质量管理规范、课程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等。督管的目的是要健全结构合理的教学管理机构;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和健全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督促这些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二)教学督导机构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机构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把教学督导机构设置为学校行政管理系列中的一个处级单位,具有行政管理权,履行教学督导职责;二是把教学督导机构设置为下设的一个职能科室,同样具有行政管理权,履行教学督导职责;三是把教学督导机构设置为一个咨询机构,不具有行政管理权,但履行教学督导职责,与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并列;四是把教学督导机构设置为一个咨询机构,不具有行政管理权,履行教学督导职责。笔者认为,前两种情况是不可取的。把教学督导机构定位为行政处室或科室,虽然具有了行政管理权威,便于办事效率提高,责任明确,但是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一定要坚持学术管理、教授治校的思想,因此教学督导一定要坚持注重学术性、淡化行政性和独立性原则,不能搞“体内”督导。而后两种情况就更为科学合理,把督导机构定位为咨询机构,进行“体外”督导,独立地履行督导职责,真正起到“督教、督学、督管”的作用。
二、健全教学督导的工作制度
健全教学督导的工作制度,主要是指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听课制度、评议制度、检查制度、调研制度、反馈制度等。
1.听课制度。教学督导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听课。督导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到课堂、实训室、实习工厂进行常规性的听课,检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对督导员的听课次数、方式、评价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听课的方式上,可采取选择性听课、专题性听课、对比性听课等。
2.评议制度。评议制度是主要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之一,对教师的教学,要评议;对学生的学习,要评议;对教学管理,要评议。只有运用评议,凭借评议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作用。
3.检查制度。教学监督工作要参与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检查中,特别是。要召开师生座谈会,直接听取教师、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每学期都要开展有重点的检查,抽查各种教学文件,了解教学进程,全面检查教学质量。
4.调研制度。教学监督工作要采取有组织、有重点的调研。要点面结合、常规与专项结合,对带有普遍性、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特别是对学校的定位、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
5.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工作要有独立的信息反馈体系,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有及时和真实的情况反馈。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发布督导信息,定期印发《教学督导简报》,将重要信息既向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反映,也向广大教师、学生通报,使督导信息公开化,增加督导工作的透明度。
三、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
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一定要解决好定位准确、队伍建设、以导为主、民主督导四个关键问题。
(一)定位准确
教学督导不是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是为了强化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质量监控而设立的咨询、参谋部门,是学校教学管理大系统中一个分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有组织、安排、管理整个教学工作的职责,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转和通畅,它有决策和执行的行政职能。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向督导部门通报教学情况,督导部门也要及时向管理职能部门反馈督导信息,主动积极配合其开展各项活动。
(二)队伍建设
由于教学督导工作负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任,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督导队伍的组成和督导水平的提高。
1.督导队伍的组成。在教学督导队伍的组成上,要注意“三结合”:在职、返聘退休教授、企业(行业)专家相结合;学科结合;学术型、实践型、管理型相结合。
因为教学督导机构面对的是全校各学科专业的教学督导任务,单一的学科专业人员是不能胜任的。既要有专业造诣深、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术型的教授,又要有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还要有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修养、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的管理型的教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督教、督管”作用。
2.督导水平的提高。督导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具有改革意识,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善于思考,不保守,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善于评价与指导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平易近人、谦虚严谨等有良好的人格魅力。
(三)以导为主
督导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和把握“督”与“导”的关系,“督”是前提,“导”是目的。要做到督、导结合,以督促导,以导为主。要从“督”字入手,“督”是一种压力,但督中有导,在导字上下功夫,着力于正面的指导和引导,化压力为推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动力,努力达到督导的最佳效果。
(四)民主督导
教学督导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要相信、尊重、依靠广大的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着组织、安排、管理教学工作的职责,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支持、配合和参与作用,倾听他们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学督导,要遵循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客观规律,注重调查研究,采用科学方法与手段,发扬民主,深人群众,以获得真实、可靠、广泛的教学信息,防治工作的偏差,保证督导结果的公正。
教学督导制度是通过对学校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督促、评价、引导和导向,为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监督保证和咨询服务,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制度。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督导的职责,健全教学督导机构,完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及教学管理上的监督、指导作用,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