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关于举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提升月活动’的通知”(陕财职院[2024]23号),结合各二级学院基本情况,整合督导力量,制定了《教学质量提升月教学督导实施方案》,5月11日-6月12日,4人为一工作小组,分别深入8个二级学院开展专项督导工作。本次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并督促本学期教学工作情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优化教风、学风和作风。
一、督查形式
在常态化巡课听课及常规检查的基础上,主要采取随机听课、部门访谈、查阅资料等检查形式。
二、督查内容
(一)听课巡课:主要针对近三年入校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中期检查学生反馈意见较大老师的课程,对于问题较突出的老师跟踪督导,并利用课后时间交流谈心,肯定优点,指正不足,以导为主,重在鼓励。
(二)部门访谈:与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开展交流座谈,主要了解该院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学生规模、教学质量保障措施、教研活动、党政联席会议有关教学方面问题研究、新教师培养指导、大三学生实习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三)查阅资料:对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检查各专业本学期课程开设情况;对照课程标准、任课教师的授课计划及课表检查近三年入职教师的手写教案和电子课件;抽查了部分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学生实习报告、考试试卷、教师试卷分析等。
三、工作亮点
在教务处、教学质量中心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二级学院积极配合下,此次专项督导活动圆满顺利,也呈现了许多亮点,达到了督导-改进-提升的目的。首先,各二级学院负责人高度重视,亲力亲为,直面问题不回避,研讨交流促提升。其次,制度建设成效显著,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各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教学检查督导工作方案》《教师课堂管理工作规范》《教研室例会制度》《新入职教职员工培训方案》《实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专任教师绩效量化考核办法》《“青年教师百日成长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效果初步彰显。此外,从听课巡课的情况看,青年教师渴望成长,虚心吸纳督导专家的中肯建议和意见;从教案、课件、作业、试卷等检查中可以看出,广大青年教师备课认真,内容详实,教学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契合度较高,体现了育人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四、存在问题
(一)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来看,部分青年教师对学情的了解还不够到位,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认知契合度还需要提高,“因材施教”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青年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还有所欠缺,“重点”还不够突出,破解“难点”的思路和办法还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在教学设计及课堂中的体现还需要加强。
(三)青年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知晓率不高,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关联性认识还不到位,对课程如何支撑专业、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上下游课程的有机关联等问题的认识还需要强化,对把“毕业要求”如何落实到课程及课堂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从试卷分析及课堂教学反思来看,还存在着套话较多,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及改进思路与方法较少等问题。
(五)部分手写教案要素不完整,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缺少主要负责人的审核签字;部分教案内容简单,没有内容更新和补充,缺少课后记录与反思,没有使用痕迹。
(六)对“持续改进”理解和落实还不到位,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率还需要提高,帮助学生积极建构知识、训练技能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的指导与管控还需要加强。
五、提升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开展教育观念大讨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学的重要论述,把“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等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二是要进一步理解和落实课程的“两性一度”,积极倡导和运用探索性学习、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法,在学习路径上体现个性化及学习方式的交互化。
三是考评方法上要尽可能把“形成性评价”落实在多个环节,实施多维度评价,并注重及时反馈,用以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
四是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提升知识传授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不断学习和研究新文件、新要求,遵循教育规律,熟悉学生由认知-认理-认同的情感意识形成路径,增强传授知识的自觉性和能力。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教研室集体备课功能,强化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研究职能,让备教材、备学情、研讨重点、分析难点等常态化,持续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2024年6月